锹形虫大全网

中国龙文化中的地位变迁探究

04-25

中国龙文化中的地位变迁探究


燃龙点凤按


燃龙点凤是创意城市吉祥物。燃龙和点凤是一对热爱生活、喜欢创意城市一切创新、创意和创业事物的情侣龙凤。今天,让点凤带你看看中国龙,看看与龙的形象变化相生相伴的,乃是龙的地位变化。

图/百度图片


夏商两朝素来有夏崇龙周崇凤之说。不过文献资料较少,所以重点说下周朝到秦汉之间的龙。

因为龙的形象呈现出多样化、区域化的特征,所以在不同的记载中,龙的地位也相差甚远。


图/百度图片


但总的而言,地位较低、记载较少,没什么存在感。

图/百度图片


《尔雅》中记载了“凤”,却没记载“龙”


《郑风·山有扶苏》中记载: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这里的龙仅是指一种植物。


《秦风·小戎》中有:

騧骊是骖,龙盾之合

这里的龙仅是一种器物。

图/百度图片

《易经》中的什么“飞龙在天”、“亢龙有悔但”看似很厉害,但这里的龙也不是指实指某物,而仅只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通俗的解释就是一股“力”,代表阴阳的消长、天道的变化。(龙的抽象化、形而上化是周朝龙文化的一大特点,直观体现就是:以龙喻人)。


图/百度图片


有人可能会问了,《易经》中都用“龙”来代表天道了,难道还不能说明龙的地位高吗?


不是,不是这样的。


图/百度图片


那先秦文献中有没有把龙当作一种实在的生物来记载的呢?


当然是有的,比如《左传》,但里面的龙特别low,和麒麟这种真正意义上瑞兽的地位不能比。


图/百度图片

比如《左传昭公十九年》:


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国人请为禜焉,子产弗许,曰:“我斗,龙不我觌也。龙斗,我独何觌焉?禳之,则彼其室也。吾无求于龙,龙亦无求于我。”乃止也。


简单说就是:郑国遭遇洪水,龙在国都门外的洧水之中打斗,国都的人请求为之举行禜祭(禜祭是祛除灾祸的祭祀,为龙举行禜祭,其实就是想把龙赶跑,这和祭天、祭祖这样的祭祀不一样的)。

图/百度图片


子产不同意祭龙,他说:“我们人争斗之时,龙不出现。今天龙争斗,我们为何要管它呢?洧渊是龙的住所,岂能以禳祀使它离开?我们对龙无所求,龙对我们亦无所求。”


通过《左传》对子产拒不祭龙的描写,我们也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态度:两条龙打架而已,既然赶不跑,那就懒得管它。


图/百度图片


还有《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叔向)母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彼美,余惧其生龙蛇以祸女。”


这里也是把龙比作不祥之物,唯恐生出了龙或者蛇这样的怪物出来。


这和后世许多开国君主把自己的出生和龙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鲜明对比,先秦之人对于龙是避之不及的。


图/百度图片


结合天朝吃货大国的特性,关于龙肉的段子也是少不了的。


还是《左传》


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旣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濳,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旣而使求之。


这里的龙纯粹就是个宫廷宠物,死了还要被剁成肉酱吃掉,看不见任何神圣感。


不仅是《左传》,还有《国语》中的“龙涎遗祸”,《庄子》中的“屠龙之术”。


图/百度图片


这些传说都说明了龙的地位一般,可杀、可逐、可食。

我知道会有人用四圣兽中的“青龙”来反驳我,但所谓“四圣兽”,乃是汉朝以后才开始逐渐流行的概念。


四圣兽最初是被叫做四象,所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仅仅是表示天空东南西北四大区星象的,并非是指这四种生物。

图/百度图片


只是汉代以后,五行学说开始流行,影响力逐渐扩大的同时四象的概念也随之实体化了,同时又把代表“土”的“黄龙”加了进去,这样就刚好凑齐了五个。

另外,可能有人会说周朝大裘冕上有龙、商周贵族衣服上有龙纹,所以龙的规格很高等等。

这根本说明不了什么,纯粹就是矇昧时期古老的泛神论思想在起作用而已,不光是龙,猴子、野鸡,古人对各种乱七八糟的动物、自然现象都要去崇拜一番,这和龙的地位高低无关。

秦汉以前的龙,真的是混得挺惨的,勉强算个神兽,可和麒麟这种瑞兽比起来就差远了。


《诗经 麟之趾》中,用麒麟来称赞诸侯公子的品德高尚、地位尊龙,但没找到关于“龙”的类似记载。


可是到了西汉时期的《淮南子》中,就变成了:


“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


在《淮南子》中,如果按辈分算的话,麒麟还得算是龙的孙子。


由此,可见龙的地位变化之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全赖《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很奇特的书,这本书里记载的一些神怪、生物的特性总是和当时的主流唱反调。


比如夔一般都认为是龙形,但《山海经》却认为他是牛形。


共工一般都被认为是祝融的死对头,结果《山海经》说共工是祝融他儿子。


图/百度图片


不过这都不是本文的重点,重点还是来说说“龙”


当时所有的看法都在唱衰龙,只有《山海经》是个无耻龙吹,龙在《山海经》中,地位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


虽然龙在《山海经》中也经常作为坐骑出现,但它可是黄帝、颛顼这些上古贤王胯下的坐骑,逼格比夏王的宠物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图/百度图片


况且,《山海经》还创造了两只著名的、厉害的龙,分别是烛龙与应龙。


烛龙又叫烛九阴,是一只十分厉害的怪兽,它的眼睛一张开,黑暗的长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变回黑夜。

图/百度图片


实力比起《左传》中的龙,高出了显著的一大截。


和一般的龙不一样,烛龙是人脸蛇身,许多人因此而把烛龙开除龙籍,这种以当今龙的形象为标准去衡量古代龙的标准是毫无道理的。

图/百度图片


除了烛龙以外,还有应龙。


应龙是一种有翼的龙,曾协助黄帝打败蚩尤,并最终将其斩杀。


在《山海经》中,夸父也是被应龙杀死的(《山海经》也记载了夸父是逐日渴死的,书中有矛盾的地方)

图/百度图片


诛蚩尤、杀夸父,由此便可看出应龙的地位之高、实力之强了。

因为应龙的传说流传甚广,所以在汉代到隋唐的这一段时期内,大部分的龙都是和应龙一样的有翼龙。


史书中应龙出现的频率也极高。

图/百度图片


也与此同时,龙也自汉朝开始,与皇权结合起来,但是也只是偶尔有所附会而已(比如秦始皇就被人称为祖龙,刘邦也把自己的出生与龙附会在一起),并没有达到明清时以“真龙”指代皇帝、以“龙袍”指代皇帝朝服的地步。


但总体而言,龙的地位还是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龙的定义是: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龙得以与凤麟龟合称为“四灵”

图/百度图片


《礼记·礼运》: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到了宋元以后,龙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忽必烈下令禁止民间销售纹龙的布料,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也下令官员服饰一律不得纹龙,不过,因为皇帝说的是不准纹“五爪二角”龙,所以很多人都钻空子,给自己纹一些四爪、三爪以及无角龙。

图/百度图片


龙的地位也正是自元朝之后,开始走向巅峰,仅故宫中的太和殿,各种龙纹、龙雕中出现的龙就有13844条。

甚至于故宫中的痰盂、烛台上都绘有龙的图案。


龙到了明清时,已经彻底成为了皇室的象征。


但是和官方对龙的大力推崇不一样的是,民间的百姓其实一直都不怎么屌龙这种生物。


民间一般都是通过佛道两教的神话来认识龙的。


图/百度图片


然而龙在佛道两教中的地位如何呢?


先来说说道教,如今的龙王爷基本上都是管降雨的,但是在最一开始,龙在道教体系中只是个脚力而已,道教法术中有一种叫做“乘峤”的,“乘峤”之中又有一类叫做“龙峤”,就是乘龙之术;


《韩非子》中也有相关的“乘龙”记载:


“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


翻译过来就是“龙属于虫类,可以玩弄也可以骑乘。”可见龙的地位之低。

图/百度图片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把印度的龙王信仰带入中国,众所周知,印度的龙(naga)其实指的是眼镜蛇,除了少数护法龙王之外,大部分龙的地位都是很低的。

比如大鸟迦楼罗每天就要吃掉一条龙王和五百只小龙。

图/百度图片


中国许多人把迦楼罗的形象融合到了本土传说中的“鲲鹏”身上,相较之下,“龙”的地位就比“鲲鹏”低多了。


不过,佛教中的龙虽然地位不高,但是因为其兴云布雨、决江开渎的特性,所以广受人民祭祀,每逢风雨失调之时,民众都会到龙王庙烧香祈愿,自此龙王也慢慢成为专司降雨的神灵了。


不管在佛教体系、还是在道教体系中,龙都是地位较低的一类生物。


所以《西游记》中连凡人魏征都可以斩龙,蟠桃宴上众仙吃的都是龙肝凤髓,那这些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百度图片


还有“龙生九子”,“龙性淫”这些说法自明朝之后广为流传,足以说明龙在大众心目中并不具有很高的神性。


可能许多人有疑问,为什么皇室如此推崇龙,可龙在民间的地位反而不高?


这是个好问题。


古代中国虽然是个君权至高无上的集权国家,可因为世俗化很彻底,并不存在高度神格化的统治者化身。


汉代董仲舒搞出天人感应、天命那一套。


结果呢?魏篡汉、晋又篡魏、南北朝动不动改朝换代就更不用说饿了。


图/百度图片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什么狗屁天命,有能者居之。


不像日本,天皇自称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不论幕府势力多么强,都不敢将其废黜并取代。


因为在日本民众的心目中,天皇就是神,你大将军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凡人而已。


图/百度图片

但是在中国,皇帝自称是真龙天子,除了一些愚民以外,有多少人会当一回事?

不仅是民众不当回事,连皇室自己本身也不当一回事,“龙生九子”这个问题还是明孝宗朱祐樘自己派太监问阁老李东阳的,可见皇帝本人也和各位一样,只是觉得龙文化有意思,想多了解一下而已。

图/百度图片


至于说明清皇室垄断龙纹,这个只是服制的需要,而且也不准确:

平民只是衣服上不能纹龙,家具、瓷器….都可以纹龙,只要你喜欢(当然平民百姓是买不起的),并不是什么危及国体的大事。


和一神教国家对教义的严苛和谨小慎微完全不能比。


图/百度图片


总结一下就是:

龙的地位在官方口径中是不断抬高的;但是在民间,龙的地位比起先秦虽然也有所提高,但终究也只能算是神仙谱系里比较低的存在。

中国人向来敬天敬地敬祖宗,从来没有敬龙的传统。即使是自诩真龙天子的明清皇帝,在祭祀时,也只祭天地、社稷、祖先、先圣.....也没把龙真正当一回事。

至于“龙的传人”这种说法,那也只是上世纪七八年代以后才开始流行的(其前身则是闻一多的龙图腾说)



往期精彩:


燃龙点凤卡通:动漫中的龙

燃龙点凤讲述——龙的故事

燃龙点凤讲述——凤的故事

燃龙点凤传说:凤栖梧桐

燃龙点凤民俗:中华舞龙习俗


今日点凤:张茜茜

后援单位

碳素鱼竿

网上宠物交易平台